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来,老百姓有吃有喝,不担心饿着,那么他们怎么可能会卖田地?
自己的田地又怎么能获得增长?
。。。
拿粮食来作这个举例,直接就把朱标与朱棣给干沉默了。
要知道,老朱在秋收之后,就已经满怀欢喜地告诉了朝中的文武,结果等来的却是相当的一部官员的强烈反对,甚至还觉得这些玩意是祥瑞,仅仅是祥瑞就行了。
现如今多好,北方粮食不够,还能利用商贾去搞开中法,老百姓们有粮食吃,商人也能赚钱。
如果北方都种上丰产的粮食,那么没有了商贾,北方的盐又如何向其他地方售卖,朝廷之前的那些策略岂不是又要被打乱?
这样的强词夺理行为可是层出不穷,只可惜常二郎只是个地方官,而且这样的争执,最终是直接被老朱可狠狠地压制住,直接强行推广。
所以常二郎除了拍手称快之外,倒也没有吐过这个槽。
但是现在,常二郎想要的就是,如果老朱父子,真的想要重视这些科学之道,那么总不能什么也不干,就只动了动嘴皮子。
哪怕是你们想要这么干也没有问题,我常某人来全权负责,甚至可以说,上海的工商业就能够兴资办学,甚至还能够成立一笔基金,存在上海工商业银行里边。
每年依靠这笔基金的利息来经营学院的日常开支也没有问题。
但是你们父子,总得拿出一些诚意来支持。
常二郎说的自然不会太过直白,可是朱标还是听出了他这话中的蕴意,陷入了沉思。
关于让常二郎设立新学科的想法,是他与老父亲老朱共同探讨之后得出来的结论。
用他自己的想法就是直接塞国子监里边就行,可是常二郎的这么一番分析下来。
让朱标意识到了自己的想法太过理所当然,着实欠妥。
而常二郎所提出来的做法,朱标倒是觉得,似乎相当的可行,可是仅仅只加了皇家两个字,然后由商贾来出钱,在朱标看来怪怪的,甚至有点不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